白酒生产从淀粉到酒精和香味物质的生成,都是在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过程完成,依据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基本原理,以及固态法白酒发酵特点,可以将白酒发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主发酵期:入窖后的糟醅,密封后直到酒精生成基本完成的过程,称为主发酵期。具体包括糖化过程和发酵过程,在糖化过程中,密封后的窖池隔绝了空气,但是在酒醅间依然含有氧气,霉菌利用这些空气进行呼吸作用,而淀粉酶则将可溶性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这个阶段就是糖化阶段。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的酵母菌首先进行自身繁殖,当霉菌等把窖内氧气消耗完以后,整个的窖池处于无氧状态,此时酵母菌进行酒精的发酵。酵母菌分解出的酒化酶对糖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固态法白酒生产时边糖化边发酵是主发酵期的基本特征。封窖后的几天内由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糟醅逐渐升温,当窖内氧气完全消耗时,窖内的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酵内温度逐渐升至最高,而且稳定一段时间再开始缓慢下降,主发酵期决定了出酒率的大小。在整个主发酵期过程中,氧气的含量成为糖化和发酵的关键,这也是糟醅的状态和踩窖影响出酒率的理论依据。从某种程度来讲,酸度对发酵初期的影响不会太大,入池酸度不会大到影响糖化发酵的程度。
第二阶段就是生酸期:在这个阶段里,窖内酒醅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除酒精的大量生成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在窖内生成大量的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乳酸、己酸、丁酸等。除了霉菌、酵母菌外还有大量细菌,细菌代谢活动是窖内酸类物质生成的主要途径,醋酸菌将葡萄糖发酵生成醋酸,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发酵生成乳酸。糖源是生酸的主要物质,酒精经醋酸菌氧化也能生成醋酸,如果醋酸菌过多,也会使出酒率下降。固态法白酒生产接触大量的微生物,在糖化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类物质。酸类物质在白酒中既有呈香呈味作用,又是酯类生成的前体物质。产酸是伴随着整个酿酒过程的,所以酸在窖池的变化,值得关注。
第三阶段是产香期:入窖糟醅酒精发酵基本完成后,直到开窖前,是整个发酵过程中的产酯期,也是香味物质逐渐生成的时期,糟醅含的生物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多数是酯类物质,酯类物质生成的多少对产品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其酯类物质的生成主要是生化反应,在这个阶段由微生物细胞中所含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类物质,化学反应的酯生成速度则非常慢,不占主导,在酯化期要消耗大量的酸和酒精,因此发酵期越长的酒出酒率越低!
综上所述,掌握好白酒发酵周期,对于研究白酒的出酒率和提高白酒的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确定发酵期的长短,确定其它的工艺条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三个阶段只是重点不同,并非完全孤立,在产酒的阶段同时也产酸产酯。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收集,版权归原站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阅读:
《怀庄之醉和豫腾贸易的关系》
《关于怀庄之醉丨品牌丨价格丨模式丨批发丨定制丨经销丨代理丨加盟丨前景解析丨疑问解答等,十八大问题的解析——怀庄之醉用户和代理必看》
怀庄之醉欢迎您的加盟,自饮省钱,分享赚钱,添加豫腾贸易怀庄之醉运营中心酱酒亮哥微信(yutengtrade)咨询